ラサ燃える(その63)早稲田大学@5/8→追記あり
昨日の胡錦涛早稲田大学来訪を
歓迎した
学生と一般市民を中心とした皆様の雄姿をネットから拾った。画像は拾いもの。
実際に参加された方のレポート。
2008年5月8日 in 早稲田大学
参加された人が撮影した動画。
早稲田大学前で打ち振られる雪山獅子旗と"Free Tibet!"の叫び。
正門前で"Free Tibet!"のシュプレヒコール。
Free tibet 早稲田 正門 シュプレヒコール開始直後 2008年05月08日
この頃はまだ平和、正門閉められて消防車いるけど
警備にやってきた公安の方々。
Free tibet 早稲田 正門に公安出動 2008年05月08日
正門前を横切るスーツで眼鏡の体格の良い男達がそうです。この後散々プレッシャーを掛けられた後警察が出動しました。
雪山獅子旗を持っていると大学構内から排除された。
Free tibet 早稲田 正門からの強制排除 2008年05月08日
大学正門から大隈銅像までの強制排除が行われた直後の画像
警察の解散要請。
Free tibet 早稲田 大隈講堂前 警察による解散要請 2008年05月08日
胡錦濤は帰ったから解散しろと言うものの、信用されずシュプレヒコールと野次をくらう 図
胡錦涛の講演に駆り出された「中国青年代表団」が乗ってきたバス。
バスに掲げられたプレート。
「胡錦涛来校に反対しよう!」
早稲田大学社会科学部自治会常任委員会の戦闘的学友諸君による呼びかけ。
奥の建物の窓から掲げられた雪山獅子旗。
当然、早稲田の学内にはチベット支持派もいるだろう。
雪山獅子旗を持った人たちを「警備」する警察。
ずらりと並んだ青い盾が異様だ。
東トルキスタンの旗と同じ色ってところが皮肉。
どうやら今回の
胡錦涛の講演@大隈講堂
は、来日直前まで早稲田大学学内でも一部にしか情報が公開されてなかったらしい。
怒っている早稲田大学水島朝穂法学学術院(法学部、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教授。
緊急直言 胡錦濤主席の早大訪問歓迎せず
早稲田大学での抗議行動について、中国外交部のコメント。秦剛副報道官が担当。
共同より。
早大での学生抗議は「ごく少数の行為」と中国
05/08 18:35中国外務省の秦剛副報道官は8日の定例会見で、訪日中の胡錦濤国家主席が講演した東京の早稲田大学で一部学生が「チベットを弾圧するな」と中国に抗議する行動を行ったことについて「ごく少数の者(の行為)だ。日本政府と人民は中国の主権と領土保全を支持している」と述べた。
また「広範な日本人が日中友好を支持しており、両国の友好は時代の潮流だ」と強調した。(共同)
(追記 20:50)
秦剛副報道官の発言全文。繁体字(一部常用漢字)に直した。中国外交部の公式サイトより。
2008年5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舉行例行記者會問:胡錦濤主席在早稻田大學演講時,校園裡出現了支持“藏獨”的抗議活動,爾對此有何評論?
答:據説有一些勢力和人員在胡錦濤主席訪日期間,進行了某些活動。我想指出的是,這只是極少數人的行為,我們相信,廣大的日本人民是支持中日友好的,日本政府在西藏等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日本政府和人民是支持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努力的,相信我們還會繼續得到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一小撮人所發出的噪音不會阻[手當]中日關係發展前進的車輪以及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時代潮流。這一小撮分子的噪音,我不知道分貝有多大,我可以告訴他們,西藏還是西藏,西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歴史進歩是他們阻[手當]不了的。
(追記おわり)
おまけ。
胡錦涛の早稲田大学で行った講演全文。繁体字(一部常用漢字)に直す。
胡錦濤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演講(全文)
2008/05/08
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演講
(2008年5月8日,日本東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尊敬的白井克彦校長,尊敬的河野洋平先生,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首先,我感謝白井克彦校長的邀請。有機會來到著名學府早稻田大學,同青年朋友和老師們相聚一堂,我感到十分高興。我代表中國人民,向在座各位朋友,向日本人民,表示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早稻田大學是中國人民熟悉的學府,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早在上世紀初,早稻田大學就招收了數以千計的中國留學生。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廖仲[心豈]、李大[金リ]、陳獨秀、彭湃等曾在這裡負笈求學。今天,早稻田大學同中國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保持著良好關係、開展著廣泛的學術交流,為推動兩國人文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來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我認識的幾位日本朋友,他們是竹下登、海部俊樹、小淵惠三、森喜朗、福田康夫、河野洋平先生等。他們都是貴校的校友,為日本發展作出了貢獻,也為中日友好事業作出了貢獻。在去年早稻田大學建校125周年時,爾們提出要建設“培養世界人的世界性大學”、“挑戰21世紀的開放大學”。這符合時代要求。我衷心祝願貴校培養出更多英才,為日本經濟社會發展、為人類進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中日是一衣帯水的鄰邦,兩國關係正站在新的歴史起點上,面臨進一歩發展的新機遇。我這次來貴國訪問,懷著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誼,帯著中國人民對發展中日關係的真誠期待。中國政府和人民真誠希望,同日本政府和人民一道努力,増進互信,加強友誼,深化合作,規画未來,開創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全面發展新局面。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世界的道路通向早稻田”,這是早稻田大學的一句名言。我們要推動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就要不斷増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這裡,我想從歴史和現實的視角談一談中國,希望有助於大家更加深入地認識中國。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歴史的國家,也是一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的漫長進程中,中華民族以勤勞智慧的民族品格、不懈進取的創造活力、自強不息的奮闘精神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中國也走過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道路。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朽沒落和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蹂躪,中國飽經磨難、歴經滄桑。為改變受人欺凌、積貧積弱的境遇,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中國人民奮起抗爭、前僕後繼、發憤圖強。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以來,中國的發展歴程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從1911年到1949年,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闘,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實現中國發展繁榮創造了根本條件。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歴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中國人民經過艱辛努力取得了國家建設的巨大成就。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人民毅然決然地踏上改革開放的偉大徴程,開始了新的歴史條件下新的偉大革命。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對中國和中國人民來説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分。30年來,中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歴史轉折,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十一位躍至世界第四位,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從温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歴史性變化。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在當 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發展起來,必須鋭意改革、著力發展、堅持開放、以人為本、促進和諧。鋭意改革,就是要跟上時代潮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堅決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規定和做法,堅決革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為社會發展進歩提供強大動力。著力發展,就是要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産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堅持開放,就是要打開國門來[手高]建設,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始終把人民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和諧,就是要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増強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増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先哲通過觀察宇宙萬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掲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為中國的千年傳世格言。今天中國人民秉持的價値觀念,既來自自己在當今時代的豐富實踐,也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成為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與時倶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總結中國改革開放的歴程,中國人民得出了一個不可動搖的結論,這就是:中國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必須靠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抉擇。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儘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 就,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人口 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在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 題,無論是規模還是複雜性,都是世所罕見的。中國要 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要實現現 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持之以恆地艱苦奮闘。
中國將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我們將以[登β]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郷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更加註重解決民生問題,更加註重増強發展協調性,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努力構建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格局。
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戰略抉擇。這個戰略抉擇,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了中國對内政策與對外政策的統一、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與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致力於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呵護人類頼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同世界各國一起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不[手高]軍備競賽,不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手高]擴張。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綿延2000多年,堪稱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跡。在漫長的歴史進程中,中日兩國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交融,促進了各自國家發展進歩,豐富了東亞文明和世界文明寶庫。
到了近代,由於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兩國友好關係受到嚴重破壞。這段不幸歴史,給中華民族造成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歴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書。我們強調牢記歴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讓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讓各國人民永享太平。
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掲開了兩國關係新篇章。從那時以來,中日關係在各個領域都取得長足發展。雙邊貿易額由實現邦交正常化時的11億美元増加到去年的2360億美元。截至去年年底,兩國友好城市達到236對,人員往來達到544萬人次。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帯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在重温中日 和平友好條約重大歴史意義的時刻,我們深切緬懷那些 為中日友好事業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的老一輩領導人和各界有識之士,更加感到今天中日友好合作的局面來之不易,値得倍加珍惜。
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歴史起點上,面臨進一歩發展的新機遇。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日兩國的共同利益不斷拓展、合作空間不斷擴大,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肩負的責任也不斷加重。我昨天同福田首相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我們就全面深化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達成廣泛共識,確定了兩國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總體框架。我們一致同意,雙方要共同努力,増進戰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擴大人文交流,推動亞洲振興,應對全球挑戰,共同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我願就這幾個問題談些看法。
第一,増進戰略互信。人與人要成為朋友,前提是互信;國與國關係要穩定,基礎也在於互信。中日兩國都是亞洲和世界的重要國家,雙方應該客觀認識和正確對待對方發展,相互視為合作雙贏的[人火]伴,而不是零和競爭的對手;相互支持對方和平發展,視對方發展為機遇,而不是威脅;相互尊重對方的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岐。
第二,深化互利合作。中日互為最重要的經貿[人火]伴。雙方應該珍視長期以來兩國經貿合作形成的良好格局,充分利用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的優越條件,加強兩國節能、環保、金融、信息、知識産權保護等重點領域的合作,不斷把兩國經貿合作提昇到更高層次,鞏固兩國關係的物質基礎。
第三,擴大人文交流。人員交往是増進兩國人民相互瞭解的橋梁,文化交流是溝通兩國人民感情的渠道。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地開展兩國人文交流,著力建立兩國青少年交流長效機制,版實中日世代友好的社會基礎。
第四,推動亞洲振興。亞洲振興離不開中日兩國的協調和合作。我們願同日方及亞洲各國一道努力,推進多種形式的區域、次區域合作,加強共同安全,維護東北亞和平穩定,推進東亞合作進程和東亞共同體建設,在促進亞洲振興中實現中日共同發展。
第五,應對全球挑戰。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日益増多,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金融風險、嚴重自然災害、重大傳染性疾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影響各國發展和穩定,需要各國攜手應對。中國願同日本一道,積極參與各領域的國際合作,提高協作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中日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事業,需要兩國人民為之不懈努力。通過同日本人民的廣泛接觸,我深深感到,發展中日友好在日本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長期以來,日本人民、社會各界和對華友好團體積極推進中日交流,友好合作始終是兩國關係發展的主流。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日本政府向中國提供了日元貸款合作,支持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能源開發、科技發展,為促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日本各界友人以不同形式對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熱情幇助。對日本衆多友好人士為中日友好事業傾註的心血,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
日本人民善於學習、善於創造,勤勞智慧、奮發向上。遠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後20多次向中國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鑒中國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漢字、技術,結合自己的實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民努力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文明成果,逐歩發展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國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國土資源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日本在製造業、信息、金融、物流等領域位居世界前列,擁有世界一流的節能環保技術。這是日本人民的驕傲,也値得中國人民學習。
這裡,我要對兩國青年朋友説幾句話。曾在貴校學習過的李大[金リ]先生説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人類。兩國青年是中日友好的生力軍,中日友好的未來要靠爾們開創。我曾多年從事青年工作,對青年朋友有著特殊感情。我喜歡同青年朋友們在一起,感受青春的活力,感受生命的火紅。1984年,中國政府邀請3000名日本青年訪華,舉行規模盛大的中日青年友好聯歡活動,我全程參加了那次活動,同日本青年朝夕相處,建立了深厚友誼。去年6月,我們邀請參加1984年中日青年友好聯歡活動的日本朋友訪華,大家再次歡聚,百感交集。我在致辭中表示:“歳月可以改變人們的容顏,但改變不了人間的友情。”這樣的經歴告訴我,青年時代播下的友誼種子,將永遠伴隨著我們的人生。我們要共同努力,讓中日友好的種子廣泛播撒,讓中日友好的旗幟代代相傳。
今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雙方將開展一系列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友好交流活動。在這裡,我願宣 布,中國政府決定邀請100名早稻田大學學生訪華。希望 在座的青年學生能[多句]加入這一計劃,到中國去看一看。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再過3個月,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福田首相曾對我談及日本人民對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真摯情感,聞後感同身受。中國人民真誠希望辨好北京奧運會。我們提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就是要通過北京奧運會,光大團結、友誼、和平的奧林匹克精神,増進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誼。借此機會,我願感謝日本政府和各界人士對北京奧運會籌辨的支持,歡迎日本各界朋友到北京觀看奧運會,預祝日本體育健兒在北京奧運會上創造佳績。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早稻田戲劇博物館門樓上嵌刻著莎士比亞的名言“世界是一個大舞台”。古往今來,世界大舞台上演出的所有戲劇,主角始終都是各國人民。我衷心期望,中日兩國人民手牽手、肩並肩,在中日合作的大舞台上,在振興亞洲、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舞台上,共同創造中日關係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 固定リンク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