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ReaderPro 9.0に『医心方』活字本(訓点入り)を読ませてみる | トップページ | OCR環境を整備する »

2008-07-26

福建省福州で「ドブ川の水製氷」もれなくアンモニウム塩入り

中国で
 氷
というのは、非常に危険だ。そもそも
 生の野菜
も、水資源が豊富でない中国では、どう洗浄されているか分からないので、ドキドキする。

で、
 ドブ川の水をアンモニウム塩を入れて「見た目普通の氷」に仕上げて販売
していたという。福建省福州市でのお話。
読売より。


格安の氷に注意、どぶ川の汚水原料…中国紙記者が潜入取材

 【北京=佐伯聡士】中国福建省の福州市内で、どぶ川の汚水で氷を製造していた業者が見つかり、副市長が市内の製氷業者に対する監督を強化するよう関係部門に指示した。


 福建省の地元紙「海峡都市報」(電子版)が伝えた。

 同紙記者が今月16日、買い手を装って製氷工場に潜入取材して明らかになった。

 工場は汚染された川から4メートルも離れておらず、悪臭漂う真っ黒な汚水を取水。ろ過して砂などを除去した上で型に入れ、化学物質を加えて製氷していたという。

 完成品は外見上、何の異常も見られない仕上がりで、価格は正規の半分以下。主に水産物の冷蔵用に売られていたが、細かくして食用氷に混ぜて売られていた可能性もある。

 同紙によると、食用氷を製造する市内の業者の大部分が小規模工場で、原料の水質の大半が衛生基準を満たしていないという。

(2008年7月26日00時13分 読売新聞)

福州辺りに限らず、中国で今時氷入りのものを買うのは結構チャレンジャー。

では、まず元記事を。


副市長批示:管住食用冰

作者:海都資訊網 文章來源:海峽都市報社 更新時間2008-7-25 3:26:00

這些看似潔白晶瑩的大冰塊就是由汚水製成的

水池裡的汚臭黒水經簡單漂白處理後就用於制冰,聯合檢査組昨日實地檢査了這家制冰廠
N本報記者 趙楊 黄孔瑜 實習生 方藝 陳彦琳 文/圖

核心提示

福州市面所售冰塊,因存在監管盲點,質量堪憂,部分無良企業主甚至産銷用汚水制作的食用冰(詳見本報18日A2版《黒臭内河水制冰 部分成了食用冰》),本報披露這一制冰黒幕後,連日來引起各方高度關註。福州市副市長陳為民日前特別批示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21日,“海鴎”颱風剛過,在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辨公室的協調下,福州市質監局、福州工商局、福州衛生局等相關部門迅速召開聯席會議,會商研究榕城制冰行業的監管問題,昨日,上述主管部門還聯手對市區食用冰行業進行了專項檢査。

據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辨公室相關人員介紹,針對冰塊來路不明問題,將通過執行餐飲企業用冰溯源制度強化監管。同時還將對全市制冰行業進行摸底統計,[口那]些企業是合法的,[口那]些企業是非法的,不同的環節存在[口那]些問題。調査後,主管部門將再次召開協調會,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督促企業規範生産。同時將力爭促成制冰行業相關標準的盡早出台。

市食品安委會盛贊 本報制冰監督報道

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辨公室相關人員昨日熱情表示,海峽都市報的相關報道非常好,及時掲露了制冰行業的某些問題,有積極的監督作用。福州市領導也非常重視這一渉及廣大市民消費安全的問題,福州市副市長陳為民在本報報道這一事件的相關版面批示,要求市裡有關部門加強對該行業的監督。

21日,由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辨公室牽頭,福州市質監局、福州市衛生局、福州市工商局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會商解決本報披露的制冰行業問題,探討食用冰在生産、銷售、運輸等各個環節之間的規範問題。

本報相關報道也警醒了許多商家。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昨日證實,制冰行業黒幕經披露後,餐飲行業觸動很大。福州一家水處理公司的推銷人員告訴記者,連日來,很多餐飲店紛紛致電他們公司,咨詢水過濾器信息,其中不少餐飲店是想給自己的制冰機加裝過濾器。

榕城一些規範的餐飲店還貼出公告,特意聲明自家店的制冰來源是符合規範的,如塔頭路一家茶飲店就告知顧客自己店内的浄水器出來的水質都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提醒食客放心。

部門聯手專項檢査 榕餐飲業制冰問題

昨日上午,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協調市質監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等部門聯合出動,調査瞭解福州制冰行業,專項檢査發現了諸如制冰廠水源問題,餐飲業海鮮冰塊來路不明問題,制冰機、過濾器更換清洗問題等種種行業弊病。

聯合檢査組首站細緻地調査了本報曾曝光的江濱中大道那家制冰廠,本報記者應邀隨同檢査,調査證實該制冰廠仍在抽取光明港内河水制冰。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辨公室相關人員當場指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福州内河水質尚可,但現在内河的水質已明顯下降,為降低成本用内河水制冰絶對不應該。調査還發現該制冰廠雖有營業執照,但尚未參加年審。至於用内河水制冰的問題仍有待於質監部門檢査認定,但即使用這種冰去冰鎮海鮮産品,仍可能造成二次汚染。

福州大學食品安全與環境檢測研究所所長謝増鴻教授告訴記者,用内河水制冰,然後用於海鮮産品的降温,如果内河水質中含有有害的有機物,這種冰塊覆蓋海鮮産品後,因魚類也是有機物,有害的有機物會與魚體結合得比較緊,繼而在魚體表層沈積,滲進魚體内,即使看起來洗干浄了,其實魚的表層還是附著有害有機物,這種海鮮産品,如果長期食用容易致癌。

隨後,聯合檢査組摸底檢査了餐飲企業,並特意選取了大小不一、經營[木當]次不同的餐飲企業進行調査,調査發現了西二環路兩家比較小的餐飲店均用冰箱制作食用冰塊;而比較大的酒樓,雖然有制冰機,但仍存在制冰機沒有及時清洗、過濾器長期不清洗的状況。

福州餐飲企業用冰 將實施溯源制度

記者採訪註意到,福州餐飲企業大量使用的食用冰和海鮮冰鎮用冰,最大問題是來路不明缺乏有效監管。據瞭解,從2007年6月開始,福建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餐飲業和集體食堂全面推行原料進貨溯源制,重點査處非法採購、使用劣質食用油和違法使用添加劑、不合格調味品等違規違法行為。

為了方便客人挑選菜肴,福州餐飲業的海鮮産品,白天一般都用碎冰冰鎮後公開擺放,到晩上再將海鮮産品收進冰櫃。聯合檢査組昨日檢査發現,外購冰塊的餐飲企業,大多是電話通知冰店送貨上門,大都不知道自己所用冰塊來自何處,更不要説生産廠家。

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人員表示,他們將對餐飲企業所用冰塊實施溯源制度,以提高企業的質量安全意識。餐飲企業在購買冰塊時,必須讓對方提供生産廠家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復印件,必須弄清楚冰塊來源,以確保冰塊産品出現質量和安全問題時,能[多句]迅速査明原因。餐飲企業還要到制冰廠覈實,以加強冰塊安全監管。

因為在檢査中發現,有的餐飲企業有制冰機有過濾器,但是卻沒有更換記録。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還將要求餐飲企業必須對更換、清洗過濾器及制冰機進行記録。過濾器根據時間或者流量的要求,必須時常更新。今後,誰更換過濾器、清洗制冰機都要求要有操作記録。

據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辨公室相關人員介紹,將要求衛生、質監部門提供數據,對全市的制冰企業進行摸底統計,[口那]些企業是合法的,[口那]些企業是非法的,不同的環節存在[口那]些問題。在調査後,主管部門將再次召開協調會,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督促企業規範生産。初歩計劃由工商部門對制冰流通領域進行管理,衛生部門對餐飲企業部分進行管理,而質監部門對生産進行管理。同時將力爭促成相關行業標準盡早出台。

省政協委員呼吁:政府應盡快出台 食用冰檢測機制

針對本報披露的“黒臭内河水製成食用冰”問題,一直關註該事件進展的省政協委員、省立醫院侯建明教授呼吁,各個職能部門應加強冰塊檢測機制,包括檢測標準、檢測措施等,同時,他也將根據相關報道,加強調研,題寫相關的政協提案。

侯建明教授指出,食用冰塊是大中型飯店常用的食品,事關衆多消費者消費安全,目前食用冰、非食用冰從水源到制作、流通各個環節都存在不少的漏洞,這讓人難以放心。食用冰、非食用冰干浄不干浄,通過檢測手段就可以得知,但是鮮有政府部門對食用冰進行檢測。

侯建明教授還強烈建議,為有效防範因食用不潔冰塊而造成的食物中毒,相關職能部門除了要求餐飲單位加強食用冰塊制作過程中的衛生管理,消除可能造成食用冰塊汚染的各種隠患外,還應該盡快出台冰塊的檢測機制。通過加強對餐飲行業冰塊的定期抽査檢測,杜絶不合格食用冰塊的供應。

據瞭解,冰塊檢測主要檢測冰塊的菌落總數或大腸菌群指標能否達到國家標準。食用冰塊不合格一般是由於原料水不合格,制冰設備沒有及時清潔、消毒,操作過程存在問題等造成的。

この記事の元になった7/18付の衝撃の記事はこちら。写真はリンク先をご参照ください。


黒臭内河水制冰 部分成了食用冰

作者:海都資訊網 文章來源:海峽都市報社 更新時間2008-7-18 3:19:00

這家作坊直接從内河抽取汚水制冰(ここの作業所では直接川から汚水をくみ上げて氷を作っていた)

制冰廠取水口前50米處清汚船正在作業

在小作坊屋頂蓄水池稍加過濾(小さい作業所の屋上の貯水池でちょっと濾過する)

仍黒臭難聞的汚水,從蓄水池抽到車間制冰(それでも黒くて臭くて堪らない汚水が、貯水池から作業所場へ送られて製氷する)


出貨流向冰塊經銷店(氷屋に出荷する)

N本報記者 趙楊 黄孔瑜 張超暉 實習生 方藝 陳彦琳 文/圖
關註理由
酷暑中冰塊消費量巨増,然而,記者暗訪發現,福州市面上所售冰塊,質量堪憂,有相當部分食用冰出自“前店後廠”式的自制銷售餐飲企業和作坊制冰廠,甚至有無良作坊主,向市場提供用汚水制作的“壞冰”。

記者連日調査掲示了市面上冰塊的三種不同“身世”。一種是制冰廠出産的食用冰,價格為20元/10kg,第二種是小作坊出品,水質來源不明,價格為13元/10kg,第三種則是黒作坊出品,直接抽取内河汚水,用[気安]鹽處理成“亮晶晶”的冰塊,價格為6元/10kg。

業内人士披露:小作坊装置簡陋,成本低廉,價格低,因此大部分食用冰市場都被小作坊占據。福州市有關部門坦言:許多餐飲企業和作坊制冰所用的水源水質,大都未達到衛生標準;市面上大量自制冰的監管的確是個盲點。
黒臭内河水造出“壞冰”
在江濱中大道五孔閘附近、光明港傍,有一家無名制冰廠,車間距離河道不過4米左右,兩台頗為隱蔽的[石水]機,把廠房和河道連結在一起。

16日凌晨,記者以進貨為名走進這家小廠制冰車間,在簡陋的車間内,工人對陌生人頗為警[心易],十分留意記者隨身携帯的物件。記者目睹了制冰過程:將河水放進制作冰塊的鐵模子中,然後撒上了化學制劑,蓋上塑料膜,經過一段時間,冰塊生成。而後,制作好的冰塊被吊起,放置到冰庫中,等待批發商集中取貨。據他們介紹,一屯冰出廠價130元,有20片。

記者留意工人抽取的河水:距抽水口十餘米距離,是光明港應急疏浚工程項目,作業機器正不斷[手穴乙]掘河内淤泥然後運走,附近水域黒臭渾濁。

黒水是怎麼變成白冰的[口泥]?經過幾輪進出,記者終於瞭解到了整個作業過程。首先,將黒臭的河水用水[石水]抽上二樓蓄水池,經過過濾,放進一樓水池。過濾後的水再抽到了隔壁的一個地下水池,然後投入生産。過濾十分簡陋,就是讓河水從装沙的網袋濾過,濾去青苔砂石等雜物,制冰的水仍烏黒發臭,可這様的汚水,經過[気安]鹽的化學作用,制出來的冰塊卻是晶瑩剔透,看不出任何異様

這種冰被稱為“壞冰”,價格比普通冰便宜一半以上。記者追蹤“壞冰”流向,這些冰塊被運到了福州貝類批發市場、五里亭市場等處及多家冰店。在市場内,這些長約120釐米、寛約50釐米、厚約20釐米的大冰塊粉碎後,主要用於冰凍各類水産。在冰塊經銷店,店主則聲稱冰塊用水均是自來水,粉碎後與方塊状食用冰並無二様。在價格上,冰店店主則給出了懸殊的價格:大冰塊制作的碎冰6元錢一袋,方塊冰一袋則13元錢,都是10公斤規格。這些售冰店店主閉口不談生産廠家及地址,誰都可以成為買家,“壞冰”破碎後,混進其他食用冰中兜售。
大量食用冰用水未達衛生標準
至於在酒[口巴]、酒樓、酒店、[女乃]茶店、[包リ]冰店、快餐店等出售的直接食用的冰塊,是否真的衛生安全[口尼]?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量的食用冰就出自“前店後廠”式的自制銷售餐飲企業和作坊制冰廠,而這些制冰廠用的水源水質,也大都未達到衛生標準。

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餐飲企業都自己購買數千元的制冰機生産,制冰水源缺乏監督。在梅峰榮譽大酒店,店家向記者保證所有食用冰塊都是自己制冰機制作,安全衛生。然而記者發現,該酒店制冰機直接接上了自來水接口。記者詢問,自來水是否經過有效過濾,相關負責人稱:“應該不需要過濾,接入的就是自來水,如果自來水不衛生,那責任就在水廠了。”同様的状況還出現在牡丹大酒店西二環店、西二環黄岐海鮮酒樓,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小方塊状的食用冰塊均為自來水直接接入制冰機。

相比大酒樓,一些中小餐飲店的食用冰更讓人憂心。業内人士爆料,目前市面上[包リ]冰用的月餅形冰,厚度10釐米,半徑20釐米左右,多為小作坊利用碗盛自來水,放在冰櫃裡凍出來的。KTV和路邊手搖[女乃]茶店生意特別火爆的時候,經常向制冰廠家進貨,購買的袋装冰無QS標誌,冰塊是甚麼來路,買家自己都不知道。

業内人士披露,中小餐飲店購買的這些食用冰大多是小作坊生産,衛生安全無保證。這其中有一個特殊原因:福州算得上規模的食用制冰廠生産的冰大多是圓空心的,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粘得比小作坊的方塊冰更緊,不易分開,所以易於分離的小作坊産品更受一般買家青[目來]。而一般的小作坊只買五六台價格一萬多的制冰機,直接接自來水生産毎天産冰五六百斤。相對於大廠家,小作坊的過濾装置簡陋,成本低廉,價格更低,因此小作坊的食用冰反而更受歡迎。大部分的食用冰市場都被小作坊的食用冰占據。
問題冰易引發食源性疾病
對於食用冰塊的安全問題,福州市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質檢部門在監管中,也發現了不少冰塊不是用飲用水制作的。據食品質檢人士告訴記者,夏季人們很容易忽視冰塊衛生,自制冰塊的細菌數超標問題十分普遍,這極容易導致食用者患食源性疾病。

該工作人員還透露,連鎖快餐店、大型酒店的用冰比較規範。如徳克士餐廳,從自來水輸入制冰機的環節中,有粗慮、細慮、紫外線殺菌等三道過濾系統。其中粗慮的過濾器要根據該地區水質,幾天内就要檢査更換。而香格裡拉大飯店等大酒店,則採用專門的過濾系統。

福州市衛生局衛生監督站有關負責人説,照正規情況,即使是條件簡陋的食用冰生産,也需將自來水煮沸後再制冰;而有條件購置制冰機的,則需要安装合格的過濾器。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自來水雖然符合食用水的標準,仍不能直接接入制冰機,必須經過過濾,過濾器還要定期清洗消毒。
(以下略)

上記の
 [気安]鹽=アンモニアウム塩
で、
 アンモニウム塩の化学作用で、臭いも色もなくなり、透明な氷になる
って、どんなんや〜。
主に福州の海鮮を扱う店で、
 魚介類の下に敷く氷
として、この
 ドブ水製アンモニウム塩「精製」氷
が使われていたらしいが、こええよ〜。

|

« WinReaderPro 9.0に『医心方』活字本(訓点入り)を読ませてみる | トップページ | OCR環境を整備する »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書く



(ウェブ上には掲載しません)




トラックバック


この記事へのトラックバック一覧です: 福建省福州で「ドブ川の水製氷」もれなくアンモニウム塩入り:

« WinReaderPro 9.0に『医心方』活字本(訓点入り)を読ませてみる | トップページ | OCR環境を整備する »